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出臺了《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北京市將大力構建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進一步加大對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以維護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在完善監管執法體系維護企業群眾合法權益方面,將持續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聯席會議統籌作用,重點推行一體化綜合監管試點,在餐飲、物流、醫療、旅游、養老、物業管理、建筑工程、教育培訓、互聯網平臺等九個行業領域,以“事中監管”為重點,實施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科技、部門協同、社會共治等6種監管方式,提高科學精準監管能力。
進一步提高“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事項覆蓋率,推進常態化跨部門聯合抽查,擴大聯合抽查范圍,提高聯合抽查比例。將市場監管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等結合,對于風險低、信用好的市場主體,降低檢查比例和頻次;對于風險高、信用差的市場主體,提高檢查比例和頻次,實現監管“無處不在”又“無事不擾”。
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重點領域,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監管,嚴守安全底線。在食品安全方面,統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對情節嚴重的違法行為依法從重從嚴處罰;在特種設備方面,加大對持證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抽查力度,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向社會公示。
在構建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方面,將進一步加大對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重點圍繞醫藥、公用事業、建材、生活消費品、教育培訓等領域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著力查處達成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行為。通過為平臺企業反壟斷合規提供場景化、案例化指引,引導平臺經濟領域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經營。(記者賈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