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圖說:G60科創云廊 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從上海市區出發前往松江,在G60滬昆高速上,遠遠就能看見由波浪起伏的屋蓋連接的幾棟建筑,這是G60科創走廊的標志性建筑“科創云廊”。今天下午,“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媒體團走進G60科創走廊,這里是九城一體、協同創新的產城融合發展先行走廊,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重要戰略平臺。
從曾經的農業區和傳統制造業區,變身科創策源地,上海松江區瞄準高端儀器產業短板,打造聚焦細分領域創新的分析產業園,錨定“科創+產業”戰略定位,以先進科技支撐產業發展,短短幾年間實現了“松江之變”。
2016年5月,松江區啟動G60科創走廊建設,經過兩次擴容,現已納入合肥、蕪湖、宣城、湖州、蘇州、嘉興、杭州、金華8座長三角城市,九城貢獻了全國1/15的GDP,正構建以產業聯盟和合作示范園區體系為核心的產業鏈合作格局。
G60科創走廊聚焦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和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全力打造“1+7+N”產業聯盟體系:“1”即依托蘇州工業園區成立產業園區聯盟,“7”即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N”即若干分聯盟。
今年,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5周年。上海長三角G60科創經濟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由楊介紹,2023年G60科創走廊科創板上市企業超百家,約占全國的1/5;高新技術企業4.42萬家,占全國1/8;地方財政收入上升到 1/12。G60科創走廊完全自主孵化的解決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中諸多關鍵“卡脖子”環節的科創企業,實現了一系列從“0到1”“1到N”的技術攻關并產業化。
未來,G60科創走廊還將推動九城資金鏈、人才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進一步優化園區產業結構、深化城市產業分工,把G60科創走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向縱深推進。
而隨著滬蘇湖高鐵及松江交通樞紐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高鐵時代的同城效應,未來G60科創走廊還將繼續推動創新要素按市場配置要求的自由流動,各城市結合各自產業優勢和發展基礎,牽頭成立若干產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