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爆發之后,歐洲陷入了嚴重的能源危機,雖然去年冬天因為天氣較好,沒有造成太嚴重的后果,但由于遲遲無法擺脫能源危機,歐盟還是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傷害。
【資料圖】
這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歐元區的經濟狀況很糟糕,預計不會有明顯的增長,尤其是德國,按照現在的狀態發展下去,今年將會完全陷入經濟衰退。
個別經濟表現較好的歐洲國家,也不是依靠歐洲賴以生存的工業能力,而是通過旅游業、服務業來提振經濟。
雖然說只要能抓住耗子就是好貓,但工業對于歐洲來說,是立足之本,其他行業能夠起飛是好事,但若是工業就此一蹶不振,歐洲的未來將非常黯淡。
(歐洲電力供應出問題)
用電成了大問題
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歐洲國家的電力需求會出現明顯下降。
電力需求下降,表明用電量減少,對于工業國家來說,用電量減少,說明工業生產很不理想,自然會影響到歐洲的經濟。
在工業時代,電力和經濟本就直接掛鉤,而現在,歐洲的用電出了大問題。
首先,因為能源危機,歐洲電價居高不下,這本身就是會增加生產成本。
其次,能源供應減少。不只是因為能源危機,歐洲自己的一些操作也影響到了電力供應。
比如說,德國關閉核電站,讓德國從電力出口國直接變成了電力進口國。
再次,極端天氣消耗了大量能源。
近年來,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極端氣候頻頻出現。
在歐洲,要么是極寒,要么是極熱,民用能源消耗增加,會影響能源的分配,進而導致電價上漲。
(法國總統馬克龍)
法國再次上調電價
法國總統馬克龍證實,法國家庭的電價將在8月份上漲10%。
法國在今年2月份已經上調了電價,不過之前出臺了限制漲價上限的措施,之前的上限是上漲15%。
現在這個限制措施取消了,所以8月的電價在此前上調了15%的基礎之上,要再上漲10%。
馬克龍表示,問題出在外部,國家已經分擔了一部分,但不是長久之計,從長遠來看,如果繼續由國家承擔,納稅人就會付出代價。
但是現在讓民眾和企業承擔電費上漲的代價,同樣會讓納稅人付出代價。
這就是歐洲國家都面臨的問題,電價上漲,讓誰承擔都是問題。
法國還好一些,因為法國的核電很發達,能夠滿足法國70%的用電需求,其他國家主要依賴石油、天然氣,電費上漲的幅度只會更大。
(德企認為歐洲已經被去工業化)
美國得逞了
歐盟現在的遭遇,跟美國有直接關系。
美國破壞歐盟和俄羅斯的關系,逼迫歐洲國家進口美國的高價能源。
同時,美國還出臺了一些政策,利用自己能源供應國的優勢,挖歐洲的墻腳。
美國的做法屬于一魚多吃,自己可以賣出更多的能源,直接賺錢,同時吸引歐洲企業向美國轉移產能。
對于歐洲來說,能源成本增加,電價上漲,生產就會受到影響,利潤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企業長期發展。
同時,大量企業出逃,將會進一步影響歐洲的工業能力。
最終,在歐洲盟友的配合下,美國對歐洲去工業化的毒計也就得逞了。
而此前高喊戰略自主的馬克龍,現在也沒了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