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觀點報》網站3月20日發表一篇文章稱,俄羅斯能抵御制裁保持經濟穩定。作者為亞歷山大·別列津。全文摘編如下:
2014年至2022年,俄羅斯的許多項目都令專家一頭霧水:鋪設似乎沒有前途的天然氣管道、將土耳其總統從中情局的陰謀中解救出來、發行奇怪的銀行卡。今天,這些行為的原因都有了解釋:原來,莫斯科早就在為西方的進攻性行動未雨綢繆。它做了哪些準備,又是如何做的呢?
天然氣戰略未雨綢繆
2021年,很多西方觀察家百思不得其解:多年來,俄羅斯一直通過兩個渠道(長期合同和現貨市場)向歐盟出售天然氣,如今突然放棄了現貨市場。
許多人認為此舉很不理智,給人的感覺是,俄羅斯在助攻自己的競爭對手美國液化天然氣。
現在人們才恍然大悟:這是多么合理的舉措。通過制造歐洲天然氣零過剩的局面,俄羅斯使四分之三的歐洲儲氣庫都是空的。如果歐盟國家明天就停止進口俄天然氣,會帶來災難性后果:例如將無以取暖。
更重要的是,未來數月,歐洲無法哪怕是部分打擊莫斯科的天然氣出口收入。關鍵在于價格——2021年,歐洲為每千立方米天然氣平均向俄支付273美元,而2021年12月,這個數字已升至518美元。今后數月,它還會上升一倍。也就是說,對歐盟供氣量下滑40%不會給俄帶來財政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