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車”占道路、占車位、占充電口;影響通行、影響環境、存在安全隱患……長期以來,市民對于“僵尸車”的投訴不斷。記者隨機抽取了6月25日16時許至次日15時的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記錄,顯示不到一天時間,對“僵尸車”的投訴便有50件。
盡管各街道、社區及相關職能部門為治理“僵尸車”想了多種辦法,但仍面臨不少困難,甚至有來自市民的質疑。如何讓治理更有成效?最近,記者趕赴投訴集中的點位進行探訪調查。
勝利二巷內,“僵尸車”堆成一團。
報國寺大門東側,停著一排四輛疑似“僵尸車”。
勁松三區327號樓東側,車牌號為吉J的白色金杯面包車長期棄置。
報國寺東夾道旁,一輛疑似“僵尸車”藏身機動車與圍墻間,車鏈已生銹。
現場一:地鐵天宮院站旁停車場,疑似“僵尸車”上堆滿易燃垃圾
在地鐵天宮院站旁有一個非機動車停車場。市民反映,停車場里停放著一些“僵尸車”,長期無人使用,不僅占用停車位資源,而且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相關資料圖)
7月13日,記者來到地鐵天宮院站A口,旁邊小廣場上就停著20余輛非機動車。由于當天下過雨,有車主的非機動車紛紛被套上防雨布,這讓無人看護的“僵尸車”格外醒目。其中一輛電動自行車的鏈條已經脫落,耷拉在地上,銹跡斑斑。有的車輛車筐里還扔著紙板等垃圾,看得出來已在此停放很長時間了。
不遠處還有一個非機動車停車場。該停車場有頂棚,里面有多排雙層車架,上下兩層均可停放自行車,部分電動自行車則停在周邊空地上。記者查看了一圈后發現,停車場內有10余輛非機動車,看上去長期停放無人使用。在其中一排車架的角落,一輛電動自行車的車身、車座、儀表盤上積滿了灰塵,車筐內堆放著不少垃圾,前車輪擋板也已破損脫落。該輛車旁,另一輛自行車同樣積滿灰塵,車身銹跡斑駁,還被鎖在車架上。
記者查看發現,一些殘破不堪、無法再騎的疑似“僵尸車”也被上了鎖,就這么一直占著停車資源。更令人擔心的事,這些車輛的車筐里堆滿了紙板、塑料等垃圾?!白罱邷乇瘢坏┯腥嗽谕\噲鰞瘸闊?,隨手一個煙頭極易引發火災?!薄斑@些‘僵尸車’中還有電動自行車,長期無人維護,也可能自燃?!笔忻窦娂姾粲跸嚓P部門及時清理這些廢棄車輛,消除安全隱患,同時釋放更多停車資源。
現場,記者看到一塊“停車須知”告知牌,大意是為保證停車位充足,防止廢棄車輛長期占用停車位,每季度末停車場將清理一次廢棄車輛,后續若居民有疑問,可憑有效證件到指定地點取回。
屬地天宮院街道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其將去現場核實認定該類車輛是否為“僵尸車”,“如果直接清理,可能會有車主找來。如果確認這些車輛為無主‘僵尸車’,后續會再做進一步的處理?!?/p>
現場二:勁松三區和垂楊柳中里,認定的報廢車卻四處挪移
市民李先生幾乎每天都關注“僵尸車”亂象。近幾年,他隨手拍攝和轉發的“僵尸車”微博照片已近千張。他告訴記者,根據相關部門的回復,“僵尸車”存在認定難、清理難等問題,“一些該報廢的車,但能找到主人的,也不算‘僵尸車’。一旦處理不妥,相關部門還會被車主追討賠償?!?/p>
根據李先生提供的點位,7月8日,記者趕赴勁松三區和垂楊柳中里。在勁松三區327號樓東側,記者看到一輛車牌號為魯N的棕色長安面包車和一輛車牌號為吉J的白色金杯面包車。今年5月,屬地勁松街道曾通過12345市民熱線回復李先生,這兩輛車分屬逾期未檢驗扣留狀態和已達報廢標準。然而記者探訪當日,這兩輛車仍停在小區車位上。記者注意到,兩輛車的車廂內都裝有大量水桶,而距離兩車不遠處就開有一家水站。
將現場狀況與李先生今年5月拍攝的照片對比,記者注意到此前車牌號為魯N的棕色長安面包車車頭朝南,停放在勁松三區327號樓東側。但探訪當日,該輛車車頭朝西,停放在該住宅樓北側六七米處。很顯然,這兩個月期間,該輛處于逾期未檢驗扣留狀態的面包車曾經被移動過。
7月12日,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發現現場又有變化:兩輛車已不知去向,車位上停著一輛車牌號為晉A的白色面包車,也繼續被當倉庫裝水桶使用。
此外,李先生還發現一些車輛污損嚴重、車身及擋風玻璃上被貼滿“收售京牌”等廣告的車輛。在向相關部門反映后,李先生并沒被明確告知該類車輛是否屬于“僵尸車”?!皩俚鼐C合行政執法隊只是告訴我,確實發現了這些車輛,通過排查找到了車主,并幫助車主把車移走。”在李先生看來,該類處理方式令人不解,“如果車輛確實屬于報廢車輛,則應啟動清理報廢程序,不應簡單把車挪走就算解決。若車輛沒問題,那執法人員要求車主挪車的依據又是什么?”
據了解,在垂楊柳中里及垂楊柳南里附近,李先生曾多次舉報“僵尸車”問題,屬地均回復稱這些車輛都存在逾期未檢或已達報廢標準等情況,車主多被要求挪走車輛。但記者7月12日探訪發現,這些被挪走的車輛,又無一例外回來了。
現場三:報國寺周邊,疑似“僵尸車”藏身道路旁
7月12日,記者根據市民舉報冒雨來到報國寺大門左側路邊,只見這里自西向東停放著4輛疑似“僵尸車”。中間一輛三輪車上有白色罩棚,棚頂上放著一把掃帚,棚內塞滿了垃圾。另一輛三輪車為墨綠色車棚。兩輛車的車胎全癟著。最東側還有一輛電動車,一把鎖在前輪插著,一掛鏈鎖就放在車筐內。最西側的是一輛自行車,車胎也癟著。4輛車的車輪、車鏈銹跡斑斑,周身都積滿了灰塵,因下雨,厚厚的灰塵變成泥糊在了車上。
沿報國寺東夾道北行,道路西側圍墻下施劃著一排斜停車位,在機動車與圍墻形成的縫隙間,見縫插針塞著一輛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及共享單車。一路北行,這樣的車輛達數十輛,它們的車筐內、車棚內堆積著輪胎、塑料袋、廢紙板等各類垃圾,車輪也大多癟著,車棚破裂,有的車內塞的廢品太多,甚至從半開的車窗滿溢出來。
在這些疑似“僵尸車”中,記者看到有的自行車或是電動自行車雖然罩著防雨布,但或許因罩用時間太長,風吹雨淋日曬,防雨布已破損成絲絲縷縷,起不到防護作用了。
在一家小飯館門口,記者發現一輛印有“天貓超市”的紅色三輪車,三輪車上擺著拖把、廢品及垃圾桶,還搭著破舊抹布。附近幾位居民說,不知道車輛停放在這里多久了,也不知道是誰家的車。一位正在現場清理垃圾的工作人員說:“我們也沒辦法直接清理,這事兒得找社區?!?/p>
行至道路盡頭左轉,記者又看到多輛疑似“僵尸車”停放在路邊,車況相似——車輪癟著,車座破爛不堪,車座內填充的黃色海綿裸露著,有的電動自行車的車牌被掰得扭曲在一起。
緊鄰報國寺的勝利二巷也是市民投訴“僵尸車”的點位。記者現場看到,長百余米的巷子里,有自行車、人力三輪車等疑似“僵尸車”被堆成一團。不少居民表示:“趕緊清理吧,太影響環境了。”
7月13日,屬地廣內街道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實情況,“對于居民的老舊車輛,已經告知車主挪走。對于無主車輛,已經完成清理。對于棄置的共享單車,已要求共享單車企業建起巡回清理機制,每日分時段將清理內容上報上傳。”
一位負責人表示,將加強對轄區內巡查執法力度,協助社區清理路邊“僵尸車”,并因地制宜施劃非機動車停放區域,引導居民正確停放,“在前期摸排基礎上,社區會對沿街院落入戶走訪,以確定車主。對有主的車輛,社區結合以物換物活動鼓勵居民兌換。對無主廢棄車輛,將進行集中清理,清理方法是先排查建立臺賬,在車輛上粘貼告知,再聯合環衛部門統一進行清理。”
記者了解到,該街道對轄區內無牌、臨牌電動車進行了動態管控,并對車輛類型、停放位置等信息建立臺賬?!耙崖摵蠌V安門交通大隊印發《告知書》,對新上賬的無牌、臨牌電動車逐一張貼,累計張貼相關提示單710張。根據電動三四輪車管理相關政策,向居民宣傳明年電動三四輪將不得上路行駛的新規。另外,社區治理組以開展整治車場為契機,協助社區共清理‘僵尸車’271輛,其中電動自行車32輛,自行車239輛?!毕嚓P負責人表示。
難題:有主車輛遭“誤傷”矛盾糾紛化解難
記者了解到,“僵尸車”清理前,屬地街道、社區往往會采取預發清理公告等方式公示并尋找車主,但是仍難以避免個別有主車輛被當作“僵尸車”清理,由此產生的糾紛和矛盾也不少。
家住朝陽區三里屯的市民張先生就致電12345市民熱線,稱2020年夏天,其父親騎著三輪車前往其所住小區,“父親將三輪車放在住宅樓與小區圍墻之間就離開了。很久之后我才知道這事兒,去找尋時發現三輪車不見了?!睆埾壬Q,那段時間他看到了社區門口張貼的“清理小區環境”的公告,但當時并未在意,“我家三輪車還是新買的鎖,也沒占公共車位,憑什么說清理就清理了呢?”張先生稱,他曾多次向社區、街道等部門索要“僵尸車”清理時的臺賬,“但至今仍不了了之?!?/p>
家住豐臺區太平橋街道的一位市民反映,他雖然已向街道相關部門追回了自家的三輪車,但至今仍在追討三輪車內丟失的物品。“街道告訴我要評估丟失物品的價格,可一直也沒人處理?!痹撌忻穹Q,自家的三輪車并未放在樓道內,清理前也未見到相關通知。
針對這些質疑,在12345市民熱線的回復里,相關部門一直未予解決。多位曾參與“僵尸車”清理的基層工作人員坦言:“我們已經提前張貼了公告,但不是所有的居民都會看?!薄叭狈γ鞔_的標準和工作流程,導致我們也很為難,確定‘僵尸車’往往只能靠肉眼判斷。清理‘僵尸車’一次都有一二百輛,如果一一拍圖片登記造冊,人力也不夠啊?!?/p>
專家建議:完善法規政策 讓治理有據可依
“僵尸車”問題困擾社會已久,如何讓治理更有成效?北京市京師(通州)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宋祖宇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法規政策,依法分類治理,并注重平衡公共利益和私有財產權之間的關系。
宋祖宇認為,對于“僵尸車”的處理要進行分類,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不能搞“一刀切”,處理辦法應有所區分?!氨热鐖髲U機動車的認定及處理程序,應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等的規定?!?/p>
關于非機動“僵尸車”,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法律法規對其進行明確規定,導致治理過程面臨不少困難,北京相關部門應研究出臺政策性文件,明確指導這類車輛的認定和處理辦法,讓治理行為有據可依?!扒捌诳上戎贫ㄐ兄行У牡胤叫哉撸皶r遏制‘僵尸車’泛濫。后期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源頭治理?!?/p>
宋祖宇建議,借鑒天津、寧波等地發布的文件,清理非機動“僵尸車”一般遵循下列程序:首先,車輛停放地點的管理部門對疑似“僵尸車”的車輛外形、品牌、車況等進行信息登記,拍照片,制作成公示文件,并張貼到顯著位置。其次,車主看到公示后,應在規定期間內與相關部門聯系,移走車輛自行處置,若確認放棄該車所有權,可視車輛為遺棄物。一旦公示期滿,無人認領的車輛可視為無主物,其處理方式可參照機動車的報廢處理規定。
“目前在實際清理過程中,相關執法部門一般采取先予告知、然后拖車清理的措施。建議進一步完善車輛檔案,嚴格依照行政執法程序操作,做到程序公開透明,特別要注意履行充分的告知義務。”
宋祖宇認為,“僵尸車”治理應當依法、依規進行,要注重平衡公共利益和私有財產權之間的關系,“雖然我國《民法典》對于‘僵尸車’沒有直接規定,但可依據無主物、遺失物、保管合同等的相關規定處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