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劉冬蓮
8月10日,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隨“平陸運河開工建設一周年”集中采訪團走進馬道、企石樞紐看到,巨大的工地上機器轟鳴、車輛來回穿梭,荒山已變為建設熱土,連周邊村民都紛紛回鄉就業、創業,搭乘平陸運河發展快車。
工地超級大
(資料圖)
無數臺機器忙建設
8月10日,記者在位于靈山縣陸屋鎮的平陸運河企石樞紐的施工觀測平臺看到,2400畝的超大工地上,數不清的翻斗車、鉤機在20米深的場地上作業,轟轟隆隆的聲音此起彼伏,令人震撼。
俯瞰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工地。本文圖片均由平陸運河集團提供
翻斗車、鉤機在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工地作業。
“這是企石樞紐在進行船閘主體結構和泄洪閘基坑開挖工作。”中交一航局平陸運河企石樞紐項目經理劉瑞建說,要挖深到50余米,計劃8月中旬澆筑泄洪閘首倉混凝土,企石樞紐二期工程混凝土澆筑量約292萬立方米。項目正建設一個混凝土攪拌站,其中包括兩座國內最大容量的7立方米拌合樓。為避免澆筑的混凝土出現裂縫,混凝土需確保出口溫度小于10℃,運輸出來后入倉溫度小于22℃。
在位于靈山縣舊州鎮的馬道樞紐工地,中交二航局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項目常務副經理黃海波告訴記者,馬道樞紐正在進行船閘主體基坑開挖工作,預計今年10月將進入船閘主體結構全面施工階段。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項目工地。
荒山變熱土
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據介紹,馬道、企石樞紐項目目前共有機械設備1100多臺(套)作業,項目施工人員和作業人員3300多人。其中,僅馬道樞紐項目就有施工人員和作業人員1973人,讓荒山變熱土。
舊州鎮陸華村村民張美得知公司承接了馬道樞紐項目綠化工作,特意申請回家鄉建設。2022年8月至今,一年來的時間里,他看著項目所在地從一片荒山變成燈火通明的超級工地,村里來工地上班的人已有兩三百人。
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項目工地。
“村民來做工,都能拿到一份可觀的收入,我做綠化工作,每月能拿到8000元至1萬元。”張美說,還有很多人回村里、鎮上創業,比如開小飯館、小賣部,就連種菜的村民都不愁菜沒人買了,以前鎮上圩日人氣不算旺,現在經常堵車。
“馬道樞紐利用土石方綜合利用區場地布設大型臨時設施,同時建設打造‘平陸運河小鎮’,可容納5000人居住生活。”中交二航局平陸運河馬道樞紐項目常務副經理黃海波說,這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中交一航局平陸運河企石樞紐項目經理劉瑞建表示,企石樞紐自項目成立以來,積極與本地企業及商戶開展本地用工、本地車輛租用、本地物流物業機修服務、生產生活物資供應等合作。截至目前,已雇用本地工人205人,與企業及商戶的各項合作金額超5000萬元。
提前布好局
五市經濟將騰飛
據了解,平陸運河建成后,將成為全國第三條擁有江海聯運出海能力的億噸級水運通道。
“平陸運河將為南寧市出海貨物運往北部灣港提供一種大運量、低成本、綠色低碳的運輸方式,預計南寧市及周邊地區的貨運量將大量增長。”南寧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說。
平陸運河85%的里程、全部3個樞紐工程在欽州市。欽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自榮躊躇滿志地表示,近一年來,欽州市全面加快了經濟帶重點領域的規劃研究。比如,建設陸屋等主要港區,產業方面重點建設沿河的陸屋等產業園區。同時,以沿河的陸屋等城鎮為重點,打造濱河、濱海特色城鎮等。
當前,廣西已部署推進平陸運河經濟帶開發,將運輸通道轉化為經濟通道。據預計,平陸運河經濟帶開發建設,有望支撐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貴港5個設區市地區生產總值在2035年達到2.65萬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