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片】
“2019年產值2億元,2020年11.7億元,2021年17億元。”1月14日,在臺江縣經開區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內,自動化新能源高性能動力電池二期連鑄連軋生產裝配車間,生產線繁忙地運轉著,一頭連著原料,一頭源源不斷地輸出產品。
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入口
據了解,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在臺江經濟開發區成立,主要從事高性能鉛蓄電池及新能源材料的技術研發、生產與銷售,是天能集團布局西南市場的重點建設項目。眼下,公司正在推進新能源高性能動力電池項目三期工程建設,主要是通過國際領先的技術和裝備,對原廠區進行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
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鳥瞰圖
“項目的連鑄連軋工藝可降低能耗30%以上,污染物排放降低50%。”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欽曉峰介紹,新能源高性能動力電池項目是綠色循環產業項目,這也是天能集團推廣的綠色電池清潔生產、智能化發展的示范工程。該項目可在密閉環境下對工業廢氣進行負壓收集處理,工業廢水則在內部循環利用消化,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自動化裝配車間連鑄連軋機器
生產、銷售、回收、再利用,天能致力于走綠色生產、智能化發展之路。“今年3月我們將迎來東南亞的出口訂單。”欽曉峰表示,公司將依托天能集團在全國的6000個營銷網點,立足貴州輻射西南以及國內外市場。2022年,公司全面投產后將帶動2000人就業,工業年產值將達到40億元。
自動化裝配車間機器人鑄焊
包裝完畢的天能電池
目前,該公司是臺江縣最大的規上工業企業、最大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在積極推進改造升級的同時,也注重產業鏈配套,推動集群發展。欽曉峰介紹,落地臺江后,企業持續完善產業鏈建設,打通蓄電池產業的上下游。目前,已聯合臺江經開區,引進貴州麒臻環保科技公司鉛蓄電池回收利用示范(一期)等上游原材料和包裝企業,直接帶動上游產業鏈產值11億元。
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園區
臺江縣有關單位介紹,該項目有效地解決了當地原有的鉛蓄電池企業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工藝不精、品牌不優等問題,促進以智能低碳引領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有效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集群發展,全力打造西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循環經濟產業基地。
生產廢水處理沉淀池
用管道封閉式處理廢水并循環利用
工作人員用手捧起循環利用處理后的達標生活用水
在為企業提供服務方面,臺江縣建立了“三個同步”服務機制,項目審批實行“容缺辦理”、企業開辦實現“秒批秒辦”。同時明確縣級領導聯系服務重點項目,有效解決企業在審批、資金、土地、征拆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項目快引快落、快建快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彭楊
編輯 張弘弢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