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夏日,貴州水利建設同樣“火熱”,多個項目工程捷報頻傳——黃家灣水電站成功并網發電、馬嶺水利樞紐工程供水試運行、夾巖水利樞紐工程蓄水量達5.9億立方米……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將重大政策機遇落實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上,在貴州大地,一批水利重大工程陸續建成,效益顯現。
【資料圖】
這些水利重大項目工程如期建成,將基本解決我省區域性水資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以及水生態、水安全問題,水潤黔貴,澤被民生,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奠定水利基礎。
重大項目陸續建成投運
初夏時節,貴州水利重大工程陸續建成投運的好消息不斷匯集,為解決區域性水資源短缺、工程性缺水和經濟發展又邁進一步。
7月初,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的馬嶺水利樞紐工程右岸二級泵站已完成首次向北郊水廠供水試運行工作,將增強興義市城區的供水保障。
而另一水利重大項目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大壩自2021年12月28日實現下閘蓄水以來,各參建單位保持高速推進工程建設,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83.76億元,完成概算總投資的98.54%,樞紐區建設全部完成,蓄水位已到高程1295.16米,蓄水量5.9億立方米,預計年底具備發電和部分區域供水條件。
前后歷時5年多的建設周期,位于貴州安順市南部紫云縣境內的黃家灣水電站發電機組近期通過各項測試,成功與南方電網實現并網,提前實現發電并投入運營的年度目標。
與此同時,黔東南州在建設最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白頭旺水庫存水壩順利封頂;平塘縣擦耳巖水庫工程通過蓄水安全鑒定,這些工程的順利建設,為進一步下閘蓄水驗收、竣工驗收和工程投入使用打下堅實基礎。
經濟社會效益初步顯現
一直以來,我省把重大項目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今年以來,全省部署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3347個,涵蓋交通、水利、農業等多個方面,年度計劃投資6448.79億元。
水利項目是重大項目的重中之重,帶動投資力度大,新國發2號文件中涉及的重大水利項目就有19個,以及其他面上工程及水旱災害防御工程項目,這些工程如期建成,將基本解決我省區域性水資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以及水生態、水安全問題。
隨著水利重大工程的陸續建設,一些工程也開始續發揮效益。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以灌溉和供水為主、兼顧發電,完工后,每年可向沿線城鄉和工業園區提供6.88億立方米用水,灌溉面積90.42萬畝,受益人口267萬人,從根本上解決黔西北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
馬嶺水利樞紐工程到北郊水廠首次供水試運行工作已完成,標志著北郊水廠由單水源供水轉變為雙水源供水,增強了興義市城區的供水保障。
夾巖水庫、馬嶺水庫、黃家灣水庫、鳳山水庫、觀音水庫等一批大型水庫建成后,累計解決和鞏固740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升至90.4%。
貴州以構建大水網為統領,省委、省政府多次對水利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作出安排部署,提出要搶抓國家支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全面推動構建貴州大水網工程體系,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供水安全。
目前,全省水利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重點工程任務順利推進,2021年已完成投資272.9億元,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356.2億元,2023年為396.1億元,一大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建成并發揮效益。
加大力度提升建設進度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大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建設的決策部署,近日,省水利廳制定出臺《關于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水利領域指導意見》,積極拓寬水利項目籌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貴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指導意見》從合作領域、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方面明確社會資本投資貴州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等項目。
整體部署,加速推進。貴州“十四五”規劃提出,開展水利“百庫大會戰”,建成夾巖、黃家灣、鳳山等大型水庫,新開工90座以上中小型水庫,因地制宜實施引提水和連通工程,推進水庫建設與城鎮布局、農村產業相結合。
新國發2號文件給貴州水利建設帶來新機遇,其中涉及重大水利項目19個,包括推進鳳山水庫、觀音水庫等重點工程建設,力爭開工建設花灘子、石龍、英武、宣威、車壩河、玉龍、美女山等水源工程。
把握新機遇,貴州正加速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力爭早日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大水網建成后,將形成立足黔中,輻射全省的系統治理體系,保障居住在偏遠地區的老百姓也能用上干凈水、放心水。
今年,貴州將加快推進骨干水源工程和管網配套建設,力爭開工花灘子等25座骨干水源工程,持續推進鳳山水庫建設,水庫蓄水驗收和竣工驗收100座以上,水利工程設計供水總量達142億立方米以上。計劃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74個、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84座。同時,鞏固脫貧攻堅飲水安全成果,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靜
編輯 張秀云
二審 陳玲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