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片】
4月8日,陽光明媚,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項目的建設也如艷陽般火熱。作為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項目29座車站之一,花果園東站建設現場,只見混凝土攪拌、戴著安全帽的工人穿梭、機器轟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目前,花果園東站車站主體結構工程已完成85%。
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項目是全省重大項目之一,串聯花溪區、經開區、南明區、云巖區和烏當區,覆蓋面廣,其建設備受關注。
2018年12月,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開工建設以來,各站點陸續施工,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基礎上,項目建設全速推進。
貴陽軌道集團總經理助理、建設分公司總經理吳海寶向記者介紹情況
截至4月8日,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全線64個工點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已完成20座車站的主體結構,區間貫通18個,已完成土建工程總量的90%,計劃預計2023年年底前實現開通運營。
貴陽軌道集團總經理助理、建設分公司總經理吳海寶介紹:“當前正在進行土建工程的最后攻堅收尾工作,計劃今年內完成全部土建主體結構工程,實現‘洞通’。機電工程軌道、供電及車站裝飾裝修工程已陸續進場施工,計劃年內完成鋪軌工程,實現‘軌通’,年內完成機電工程總量的30%左右。”
建設現場
“軌道交通3號線是支撐貴陽貴安融合發展、落實‘強省會’五年行動要求的重大舉措,意義重大。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貴陽的城市綜合公共交通體系,與機場、高鐵、市域快鐵、BRT、公交等其他交通實現接駁,與目前已運行的1、2號線共同組成軌道交通基本骨架網,實現貴陽軌道交通成網運營,貴陽市所有城區實現軌道交通全覆蓋。”吳海寶介紹,同時,將進一步促進城市外圍組團發展和城市空間拓展,顯現軌道交通客流網絡效應,預計中心城區公交(軌道+常規公交)出行比例將達到24.8%,市民出行更加方便,有助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工人抓緊施工
記者了解到,作為貴陽市串聯區域最廣的一條軌道線路,3號線的建設頗為不易,項目建設中,一邊要應對地質結構復雜、老城區道路通行能力飽和、地下管線密集等諸多困難,還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延誤工程工期的影響。
“各參建單位在應對解決困難的同時,采用了先進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手段突破技術壁壘,全力推進工程建設。”吳海寶說,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項目建設中首次采用了土壓平衡盾構法施工,開創了貴州在工程建設史上首次采用盾構法施工的先河。
同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項目還采用了盾構區間HSP法超前地質預報技術,能夠可靠預報巖溶、巖體破碎區等不良地質,有效保障盾構施工安全。還采用了風險管控數字化管控平臺,實現遠程監控、可視監管。
吳海寶表示,下一步,貴陽軌道集團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建設,科學合理制定施工計劃,全力加快推進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項目以及S1線一期建設,迎接全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精彩看往期:
迎接黨代會·走項目看發展丨織金縣中石化50萬噸/年PGA項目: 快速推進力爭早日建成百億級新型工業化龍頭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王法
編輯 余昌旭
二審 劉力維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