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貴州“四化”及生態環保基金完成年度投資200億元任務。基金出資人代表——貴州金控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去年,今年投資集中度更高、項目建設進度更快、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效果更佳。
“十四五”開局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重大決策部署,省財政廳創新財政出資方式,統籌安排設立新型工業化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新型城鎮化投資基金、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基金、文化旅游產業投資基金“四化”及其生態環保發展基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同時,以“四化”基金為杠桿撬動金融與社會資本對地方實體經濟支持持續向市場化、專業化轉變,探索走出一條屬于貴州“財政+金融”的市場化發展道路,有效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四化”基金兩年400億元投資,目前已帶動銀行貸款及社會資本投入1343.81億元,預計最終可帶動2146.34億元,實現5倍以上放大。
財政+金融——向市場化轉變
對于大部分通過“四化”基金申請的企業來說,以此換來金融機構更大支持,才是企業未來一段時期能否快速發展、壯大的關鍵。
位于銅仁的貴州山茶產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現已建成5.6萬畝的油茶產業種植基地,今年進入產業鏈提檔關鍵期,需要再追投2億元。
“因為油茶種植管護周期長,前期投入高,去年申請到的6000萬元‘四化’基金成為企業發展的及時雨。”山茶公司副總經理周俊杰說,有這筆資金的撬動,加上市場對茶油產業鏈前景評估,建行今年已為山茶公司授信1.5億元。
作為政策引導性基金,“四化”基金的關鍵在于基金投資發揮了增信作用,增添了金融機構對基金投資企業的信心,放低了融資門檻,簡化了融資程序。
數據顯示,2022年“四化”基金投資項目156個,帶動銀行貸款及社會資本投入475.52億元,帶動比1:2.38,預計最終可帶動銀行貸款及社會資本投入872.35億元,實現1:4.36撬動。
“當前,二三線城市正經歷經濟快速發展和轉型,設立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不僅是政府創新財政性資金的分配方式,更是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企業發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舉措。”貴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伍國勇說。
通過“四化”基金投放,貴州正充分發揮財政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引導、調控、撬動作用,逐漸形成財政有補助、金融有支持、社會有投入的“財政+金融”新格局。
市場+政策——向專業化轉變
“財政性資金主要追求資金的引導性與安全性,社會資本則以追求盈利最大化為目的。”在伍國勇看來,只有找到“市場化趨勢+政策性指向”的平衡點,投資才會真正進入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貴州金控集團從市場角度入手,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投資偏好,從推進一批項目竣工達產、盤活一批存量項目、投資一批招商引資項目三個方面著手,努力尋找這個平衡點。
著力推進一批項目竣工達產,形成新的有效投資。截至前三季度,“四化”基金所投資項目已竣工投產66個,企業利潤同期增長108.02%;企業稅收同期增長7.06%;帶動就業1.09萬人。
采用新型城鎮化基金投資3.3億元支持貴安科創城項目,不僅盤活6.42億元閑置資產,還進一步推進了貴州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配套設施的建設。
通過“產業+資本+項目”招商引資新模式,成功與深圳深商集團、中國農墾基金、中鐵文旅、光大金控等社會資本開展合作。
而這些模式與機制正是“四化”基金執行團隊向專業化轉變的有力體現。
投資額,一個直觀印證市場趨勢與政策導向的共向性指標顯示,目前,“四化”基金投資2億元(含)以上的項目有68個,占總投資額的57.83%,投向了城市更新、新能源汽車及電池材料、基礎材料、旅游業態升級和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2億元以下項目258個,占總投資額的42.17%,投向了旅游業態升級、城市更新、食用菌、大數據電子信息等41個產業。
現在,貴州已初步建立起一支“四化”基金專業化團隊,從項目申報、遴選、立項、盡調、投資等環節形成常態化、規范化、專業化運作架構。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向高質量轉變
投資9億元,推動貴州中偉興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開陽項目8個月建成投產,跑出工業倍增加速度;安達科技投資后當年實現2.1億凈利潤,現已經超過6億元,利潤300%大幅增長,助推企業上市。
投“大”投“新”,服務發展大局,“四化”基金助力地方經濟跑出加速度。兩年來,在“四化”基金的加持下,工業聚焦十大工業,農業聚焦十二大特色產業,城鎮化聚焦城市更新,文旅聚焦重點景區提質升級等,加大對產業龍頭、骨干企業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做大規模、做強實力。
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行動,投資新能源新材料、醬香型白酒和戰略性能源“三大風口”產業占工業化基金規模的一半。深入推進“強省會”行動,投資貴陽及貴安項目18個。聚焦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投資六盤水初好刺梨等十二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項目98個。投資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國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全域行浸式紅色數字體驗館。
有限資源精準投放,推動資金向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集中,“四化”基金進一步優化了財政資源配置效率。
投資拉動效益,據受資企業數據顯示,受資企業產能進一步擴大,產值(含經營收入)進一步增加。目前,5支基金受資企業總產值增長11.24%,帶動就業人數合計19.69萬人,就業數增長7.78%。
搶抓新國發2號文發展新機,“四化”基金資金“放大器”作用進一步凸顯,對帶動投資及經濟增長、保障糧食安全、助力旅游產業化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有效助力貴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向高質量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編輯 桂榕 吳一凡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