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三年內限制購房、落戶購房資格疊加繳納社保條件、嚴格認定贈與住房行為限購標準,一日之內,北京、杭州、成都三個城市分別推出各具針對性的樓市調控政策,繼續加碼限購。在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要求之下,熱點城市調控進入政策高頻、小步快跑、不斷完善、見招拆招的新階段。
封堵“假離婚、真購房”
8月5日,北京限購政策升級,劍指“假結婚、真購房”違規行為。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購政策的公告》,明確自即日起,夫妻離異的,原家庭在離異前擁有住房套數不符合北京市商品住房限購政策規定的,自離異之日起三年內,任何一方均不得在本市購買商品住房。
根據目前北京市的規定,京籍家庭限購兩套住房,非京籍家庭限購一套住房。為了獲得更多的購房資格,現實中,有些人會采用離婚的方式“鉆空子”。比如一個京籍家庭有兩套住房,辦理離婚之后,將兩套住房都轉到其中一人名下,另一人就以離異單身的身份再次具有了購買一套住房的資格。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政策出臺之后,通過離異方式來獲取購房資格的方式將難以施行,堵住了借假離婚變相炒房的行為。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申請人在提交北京購房資格審核申請填寫資料時,如果婚姻狀況是“離異”的話,系統會自動彈出相關需要填寫的選項,包括:離婚方式、離婚登記日期、前配偶姓名、前配偶證件號碼、前配偶未成年子女等。
落戶購房資格疊加社保條件
8月5日,杭州也發布了調控政策,其中關于限購的內容規定,落戶本市未滿五年的戶籍家庭,在購房之日前兩年起已在本市限購范圍內連續繳納城鎮社保滿24個月,方可在本市限購范圍內限購一套住房;非本市戶籍家庭,在購房之日前四年起已在本市限購范圍內連續繳納城鎮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48個月,方可在本市限購范圍內限購一套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限購力度超過了北上廣。整體而言,北京、上海、廣州的核心限購區域均執行落戶即可購房,或非戶籍人口連續繳納五年當地社保方可購房的政策。縱向來看,相比于杭州此前的限購力度也進行了升級,今年1月27日,杭州市曾發布規定,落戶未滿五年的購房者在限購范圍內限購一套住房。如今又增加了社保繳納條件。
“相比于今年1月的限購政策,這次又有所收緊,但并不是一次性加碼到位,而是小步快跑、逐步加碼,保持政策穩定連續,也保持市場不要大幅度波動。”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稱,當前政策下,利用落戶炒房的漏洞會被堵上。
樓市調控方案精準頻發
同一日發布限購政策的成都瞄準的則是通過贈與方式獲取購房資格的情況。8月5日,成都市出臺《關于加強贈與管理和優化購房資格復核順位相關事宜的通知》,其中嚴格認定了贈與住房行為的限購標準,如若將房子贈與不具備購房資格的人,房屋五年內仍計入贈與人家庭住房總套數。
其實,除了上述三個城市之外,近期以來,各地房地產調控方案都在密集出臺。不到半個月時間,已有上海、紹興、無錫、合肥、武漢、杭州、東莞、浙江金華、廣州市黃埔區、成都、北京共11地出手調控。
例如,上海加強住房贈與管理規定,通過贈與方式轉讓的住房,自轉移登記之日起五年內仍記入贈與人擁有住房套數;廣州市黃埔區取消人才住房政策;東莞市將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兩年調整為五年,并對熱點樓盤的限售期限由三年延長到五年;金華市也開始實行住宅限售,取得不動產權證滿三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全國房地產調控多達352次(去年同期為336次),7月單月房地產調控政策更是呈井噴之勢,多達66次。調控范圍涉及整頓中介、限制二手房定價、嚴查經營貸、土地供應、鼓勵租賃、打擊學區房炒作等多個方面。
“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進入‘政策高頻、小步快跑、不斷完善、見招拆招’的新階段。”總結近期各地出臺的調控政策,李宇嘉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今后的調控政策會越來越精準化,根據房地產市場的新變化新問題及時出臺相應措施,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