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江西銀保局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老年人為主要目標群體,打著“代理退保”“信用貸款”“以房養老”“投資理財”的名號,誘騙老年人資金,嚴重侵害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江西銀保監局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謹防四類陷阱。
一、謹防“代理退保”陷阱。不法分子利用不法手段獲得的保單信息聯系老年人,詆毀保險公司產品,聲稱可替其辦理“代理退保”,并從中收取高額手續費,待退保后再推薦老年人購買“高收益理財產品”,最后錢款卷出,人走樓空。
二、謹防不法貸款中介陷阱。不法分子通過非法“小廣告”,聲稱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或個人信用貸款,一旦老年人與其聯系,不法分子即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老年人連續轉款。有的不法分子還以需要證明借款人還款能力為由,要求老年人先往騙子賬戶內存錢,最后錢財被騙,追回困難。
三、謹防“以房養老”陷阱。不法分子打著“以房養老”的旗號,誘使老年人辦理房產抵押,并引導其將獲得的資金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這種“抵押-借貸-理財”的方式操作流程繁、參與主體雜、投資風險高,往往難以看清其中套路與風險。不法分子誘騙老年人房產抵押借款資金后,再將資金盜取使用乃至揮霍一空。一旦資金鏈斷裂,老年人不僅無法獲取收益、收回本金,還可能面臨房產被強制拍賣的風險。
四、謹防“投資理財”陷阱。不法分子打著“國家扶持”“政策補貼”等旗號,虛構投資理財項目、夸大投資收益,以“低風險、高回報”為噱頭誘騙老年人投資。不法分子往往前期引導老年人“小額投資”,然后按時“高額返利”,待獲取老年人信任后誘導其追加投資金額。一旦老年人大額投入,不法分子便攜款消失不見。
針對以上騙取老年人養老錢的四類陷阱,江西銀保監局提示老年消費者:
一、莫信“偏門”不貪“小利”。一方面不信“偏門”,一定要結合自身金融需求,通過正規機構和渠道辦理各類金融業務;不貪“小利”,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另一方面多了解金融常識,從正規渠道了解金融產品和辦理流程,提高防范風險能力。
二、莫到非正規渠道辦理貸款、信用卡。老年人若確有相關需求,應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和正規渠道申請個人貸款或獲取信用卡額度,可通過撥打金融機構官方客服電話、前往金融機構營業網點、使用金融機構官方手機APP等多種渠道進行咨詢辦理。金融機構有嚴格的授信條件和審批手續,不會通過非正規途徑辦理業務。
三、莫信不正規“以房養老”宣傳。正規的“以房養老”是指國家施行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具體來說,就是擁有房屋完全合法產權的老年人將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保險公司)同意的處置權,并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于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而不法分子宣稱的“以房養老”只是假借國家政策之名行詐騙錢財之實,老年人要從正規途徑了解以房養老政策,千萬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證收益”等說辭迷惑,避免落入陷阱。
四、莫受“高收益”誘惑沖動投資。樹立理性投資理財觀念,謹記投資有風險,謹防“高收益”誘惑,警惕各類標榜“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理財項目。要通過正規機構和正規渠道投資理財,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多方查證,謹慎對待,多與家人商量,以防被不法分子蒙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