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先濤)
20多歲的諾里亞是一名寡婦,她抱著一個熟睡的嬰兒在面積僅三四平方米的石窟內坐著,嬰兒時不時咳嗽幾聲,4歲的兒子則緊緊地依偎在她身邊。石窟內鋪了地毯,唯一的家具是好心人送的爐子。石窟內用一堵土墻隔出來一個很小的空間做廚房,里面放著煤氣爐和鍋碗瓢盆,但沒有任何食材,也沒有做飯的痕跡。石窟最外面砌了一堵墻,墻上裝了簡易的木門。
在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揚省,這種石窟就是很多貧困民眾的家。像諾里亞一樣住在石窟里的家庭目前有數百個之多。這些分布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大都開鑿于上千年前,是佛教石窟群,很多貧困家庭居住的石窟就緊鄰舉世聞名的巴米揚大佛。
“經常一天只吃一頓飯”
諾里亞雖然住在石窟里,但這個石窟并不屬于她,她原本居住的石窟有坍塌的風險,于是過來投靠親戚扎麗法·古勒·艾哈邁德,同她一家人擠在這個石窟中居住。
諾里亞告訴記者,家里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開火做飯了,因為沒有錢買食材,每天就靠吃馕充饑,有時候連馕都吃不上,只能餓著。
諾里亞有3個孩子,最大的4歲,丈夫吸毒后拋棄了她和孩子。之前,她在一家診所做保潔,每月收入為5000阿富汗尼(約合360元人民幣),另外,她還給富人洗地毯和洗衣服賺錢。塔利班上臺后,她工作的診所關門了,自己沒了工作。她指著懷里不時咳嗽的嬰兒說,孩子前幾天生病了,但沒錢帶她看病,所以一直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