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道(文/姜濤)
這幾天,上海等地的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面對來勢洶洶、傳播力超強的奧密克戎毒株,中國人民正以極大的勇氣和魄力繼續推進“動態清零”政策,為世界抗疫做出新的探索與貢獻。
與此同時,網絡上也出現一些呼吁中國“躺平”的聲音,認為這樣有助于減少對經濟發展的沖擊和對正常生活的影響。其支持者還舉例說,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已不在少數,包括之前堅持清零政策的越南和新西蘭等國也都陸續放開了防控。
但當我們回歸理性,用數據和事實說話的時候不難發現,“躺平”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話語陷阱,本質上是一些國家失敗之后的無奈選擇。兩年多的防控實踐已經證明,“動態清零”不僅符合中國實際,也是中國當前抗擊疫情的最佳選擇。在這方面,一些境外媒體以旁觀者身份給出的相對客觀中肯的觀察,或許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看清自己的優勢、堅定我們的信心。
根據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的說法,“動態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準。“動態”就是不追求絕對零感染;“清零”就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快速和精準的“動態清零”,正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