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的路面寬敞,規范的停車位了,新粉刷的外墻……貴陽市白云區云山街的變化讓附近的居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
夜晚,走進貴陽青云集市,逛夜市享美食的游客被五彩繽紛的燈光吸引。“城市夜生活越來越豐富了,豐富了我們的業余生活。”逛集市的市民告訴記者。
貴州奮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全力打造高質量的城鎮經濟、高品質的城鎮生活、高水平的城鎮生態環境。目前,貴州城鎮化率已超過50%,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鎮。
(資料圖)
通過深入實施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加快推進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規模加快壯大,城鎮經濟快速發展,城鎮環境明顯改善。城鎮處處彰顯著活力、釋放著魅力、蘊藏著動力,構建了一幅多彩畫卷。
做大中心城市發展能級
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
“地鐵3號線明年就要開通運營了,到時我就可以從大營坡直接坐地鐵到花溪了。”家住大營坡銀佳花園的張黔說。
大力實施“強省會”行動中,貴陽不斷織密的交通“大動脈”,讓城市各組團銜接得更加緊密,進一步加快了貴陽貴安新型城鎮化的步伐。2月初,松柏環線貴安段建成;3月,貴陽市域環城快鐵全線開通運營,軌道交通S1線建設穩步推進。
漫步于遵義老城,湘江河碧波蕩漾穿城而過,沿江行道樹整齊排列,樹美景美城市美,讓人切身體會到了城市的生態魅力。
遵義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進一步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打造宜居生活環境,中心城區和各縣(市)縣城建成區面積倍增,城鎮化率大幅提升。
貴陽、遵義唱好“雙城記”,堅持做強中心、帶動周邊、輻射鄉村的發展路徑,全力打造高質量的新型城鎮化,打造貴陽—貴安—安順和遵義兩個都市圈,構建新型城鎮化空間格局,提升黔中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縣城的承載能力。
目前,貴陽已獲批建設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國家(貴陽)樞紐節點,恒力(貴陽)產業園、比亞迪智能制造刀片電池生產線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貴陽大數據科創城、寧德時代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奇瑞(貴州)新能源商用車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各項重點任務取得積極成效。
建設縣域經濟圈
促進城市鄉融合發展
走進獨山縣經開區軸承產業園區,車間里機器轟鳴一片。“在廠里工作快七年了,現在房子也買在了縣城,娃兒也在縣里讀書。”獨山軸承產業園的貴州元誠實業有限公司石先生告訴記者,在這里上班一個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工作穩定生活有盼頭。
“產業促就業,就業聚人氣。”獨山縣發改局局長都家偉說,獨山縣是全省五個基礎材料產業規劃布局區之一,以發展合金基礎材料首位產業,壯大裝備制造和新型建材兩個潛力產業,同步發展新能源、精細化工、特色食品等產業體系。堅持產城融合,推動產業聚集,做強城鎮經濟支撐,以產業聚人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
金沙縣則以“產城一體、產城互動、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圍繞白酒、煤電、茶葉等產業發展,推動城鎮經濟持續發展。目前,金沙經濟開發區已建成42.6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和電鍍廠,圍繞主導產業聚集了131家企業。
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高質量城鎮經濟,貴州全力促進各類要素向優勢區域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帶動經濟總體效率提升。2021年,貴州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達16.8%。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96.21萬人。一批新型城鎮不斷變大變美變強,彰顯著經濟活力、釋放著產業魅力。
增顏值提品質
不斷完善生活基礎設施建設
“交通便利、附近學校多、農貿市場就在對面、公園也不遠,我們小區生活很方便。”都勻市民李先生提起家鄉的變化感慨地說。
馬鞍山棚戶區經過改造,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人居環境優美、生活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的馬鞍山片區成為都勻城市最新的名片。都勻市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不斷優化空間布局,為人口流入提供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保障,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之城。
銅仁市萬山區同心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過去每逢雨天,污水橫流,樓梯的裂縫還存在安全隱患,不少居民室外搭建棚子養雞鴨臭氣撲鼻,因為是開放式小區,人口來往復雜。
提升改造后,同心社區里一幅幅主題墻畫,路面平坦整潔,綠樹掩映,空氣新鮮,車輛停放整齊有序,鄰里糾紛明顯減少。居民們說:“老舊小區改造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干凈美麗、文明和諧。”
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顏值提品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貴州以棚戶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和地下管網建設改造(即“四改”)為抓手,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通過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等舉措,不斷優化城市環境,增強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
以人為本,貴州奮力推進新型城鎮化,一幅美景美業美生活的城鎮新畫卷正在貴州這片喀斯特山地上徐徐鋪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靜
編輯 彭楊
二審 王法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