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參加中考也能上高中?北京市教委近日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高級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到為系統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探索多元招生錄取方式,2022年將在北京市東城區和西城區的部分普通高中開展登記入學試點。
在“普職分流”焦慮明顯的當下,登記入學的試點政策推出后引發較多關注。據了解,此次普通高中登記入學試點工作,屬于全國首例。有輿論認為,這是普高招生方面的新嘗試,順應了給學生減負的教育改革方向,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普職分流”焦慮。但也有人認為,幾所試點學校本身中考分數線偏低,對考生的吸引力有限。
在原有單一中考體系中打開一扇窗
根據《意見》,今年北京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為7.4萬人左右,比去年增加1萬多人,中等職業教育今年的招生規模為3.3萬人左右,比去年增加5000余人,普職比大致保持在7:3。其中,今年5所登記入學試點工作的普通高中錄取名額共420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輝在接受采訪中表示,普通高中登記入學開辟了升學新通道,盡管此次登記入學的學位總數僅占今年北京高中招生規模的千分之五左右,但表明教育主管部門在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試圖建立多元錄取新機制方面的努力。
儲朝輝認為,為適應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需求,需要盡可能實現學校特色與學生優勢潛能互相選擇和匹配,而登記入學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考的選拔功能,給部分學生開了一個可以不參加中考的出口,在原有單一的中考體系中打開了一扇窗。
至于此次普通高中登記入學主要涉及哪些學生群體?有家長認為,雖然這幾所試點普高在北京不算拔尖,但對于成績在普高線附近或自認為考不上普高的學生來說,有較大吸引力,而且登記報名人數很可能超過招生計劃。
儲朝輝提出,對于有明確興趣愛好、自律的學生而言,登記入學能減輕負擔,同時增強自主性,發揮優勢潛能。而對于沒有顯示出有什么興趣愛好,學習上懶散、懈怠的學生而言,登記入學可能缺少促進自己學習的外在動力。
是個別普高招生改革,還是大勢所趨
根據通知,4月16日為各試點學校統一報名時間,被錄取的學生將不再參加中考志愿填報。未被錄取者,仍可繼續參加中考,不影響其他批次錄取。
從登記入學報名條件看,學生的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卷面成績,以及綜合素質評價等級是比較明顯的區分因素。據了解,《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中包含思想道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個性發展等六個方面的評價內容,時間跨度覆蓋初中三個學年。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此次普通高中登記入學試點有利于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破除唯分數論,配合“雙減”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引導學校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但他強調,此次普通高中登記入學試點屬于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改革,希望通過登記入學取代中考的想法不太現實,從目前的教育環境看,中考成績還是重要的錄取依據。
儲朝輝認為,普通高中登記入學試點有望進一步擴大和推廣,“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標準完成后,沒必要要求學生通過考試后才能進入高中,未來登記入學可能是大勢所趨”。他還指出,普通高中登記入學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普職分流”,有利于破除唯中考分數決定的分流,讓青少年更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本報記者 陶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