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2月9日,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于加強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北京銀行(601169)業保險業高效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大為企紓困和金融支持力度,提振市場主體復工復產信心。
(圖片來源:銀保監會官網)
《通知》明確要求在京各銀行保險機構科學統籌網點復業計劃,提高人員到崗率,盡快恢復正常營業,做到“愿復盡復”“能復盡復”。同時,《通知》強調各機構應注意落實國家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及時動態調整防疫安排,前瞻性做好自身防疫物資等資源統籌,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網點營業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通知》提出八項舉措:
一是加大續貸和延期還本付息工作力度。充分落實“應續盡續”“應延盡延”要求,盡快增加循環貸、無還本續貸產品供給。對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疫情影響暫時遇困的小微企業貸款(含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鼓勵銀行機構按市場化原則與借款人共同協商延期還本付息,延期貸款正常計息,免收罰息。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最長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二是堅決保障防疫相關領域金融需求。對于與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發展直接密切相關的醫藥衛生、物流保供、服務消費等行業企業,全力做好資金保障和金融服務工作。重點加大對北京市醫療衛生和醫藥物資企業的信貸扶持力度,增強金融服務主動性,做好政策宣傳,嚴禁盲目限貸、抽貸、斷貸。加快開發涵蓋新冠病毒傳染病相關員工醫療等保障責任的保險產品,提升保險保障水平,提振復工復產信心。
三是加強重點行業金融支持。對于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零售、文體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企業,充分運用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金融綜合服務網、融資紓困直通車等渠道和機制,綜合提供首貸、續貸、確權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創業擔保貸款等金融服務,積極協助企業申請首貸貼息。開通理賠綠色通道,簡化理賠材料和流程,提升理賠效率,做到“應賠盡賠”“快賠早賠”。優化貸款保證保險產品,鼓勵通過保費減免、延長保險期限等優惠措施切實為企業減負。
四是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建筑企業信貸投放。支持商業銀行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與優質房地產企業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鼓勵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基礎上,為積極自救、主動配合“保交樓”的出險房地產企業在建項目提供增量融資支持,保持建筑企業融資連續穩定。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支持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促進項目完工交付,2023年5月10日前到期的,可在原規定基礎上多展期1年,可不調整貸款分類。
五是強化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信貸支持。鼓勵銀行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支持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項目,加大對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信貸資金供給。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本市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
六是創新發展科創企業金融服務。充分發揮中關村(000931)科創金融服務中心“示范樣本”效應,鼓勵入駐試點機構在并購交易、創新創業等融資需求迫切的領域開展先行先試。鼓勵銀行保險機構通過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科技保險以及股債聯動等業務模式持續提升對科創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和保險保障水平。
七是優化完善保險惠企服務。進一步落實對北京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參保企業的惠企措施,加大對企業復工復產的風險保障及服務支持。進一步優化營運企業保險服務,積極承保營運車輛商業保險,促進營運車輛愿保盡保。鼓勵保險機構主動面向按要求停駛的營運車輛快速開通車險延期服務,適度延后貨運汽車保險等保費繳納時間。
八是豐富個人保險產品供給。加快設計開發價格普惠、適宜人群廣泛的新冠病毒傳染病相關責任險種,保障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癥、危重癥和死亡風險。鼓勵保險機構對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快遞外賣人員等人群設計配套保險方案,優化新市民群體保險保障方案。提升“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人的保障水平,支持保險機構在不提升費率的情況下擴展產品保險責任,提高對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癥、危重癥和死亡風險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