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道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3月17日發表作者埃絲特·泰特魯阿什維利的文章,預測俄烏沖突的幾種結果,全文摘編如下:
世界需要仔細考慮俄羅斯和烏克蘭能接受以什么樣的方式結束戰爭——或者是被迫結束戰爭。
普京會謀求烏克蘭非軍事化,以及其不能成為北約或歐盟的成員國。在敘利亞和車臣的戰爭表明,如果烏克蘭不投降,普京將會繼續升級,從而使烏克蘭付出的代價變得非常高昂。
“雙輸局面”可能包括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州要么成為俄羅斯的領土,要么成為自治區,同時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西方需要同意逐步取消制裁,以換取俄羅斯撤軍。私營公司或許將被說服重新與俄羅斯做生意。為阻止更多傷亡,澤連斯基將同意停火。這將使兩國的沖突進入凍結狀態,但澤連斯基將保持對政府的控制,烏克蘭將有可能加入歐盟。烏克蘭將需要援助來重建其基礎設施和經濟,隨之而來的很可能是親俄羅斯的政客、公民和活動分子遭到新一輪大清洗。巨大的難民危機也將難以逆轉,因為已有超過300萬烏克蘭人逃離,預計未來幾周還將有數百萬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