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社”3月19日發表一篇觀察報道,題為《逃難波蘭身心俱疲,烏克蘭難民“我們想回家”》。全文摘編如下:
俄烏戰事未止,記者進入波蘭首都華沙,觀察到波蘭由政府到民間,從飲食、住宿、醫療、兒童看護到施打疫苗,全力支持大量涌入的烏克蘭難民。戰事延燒,但這些烏克蘭難民心里最大的愿望還是“回家”。
根據聯合國統計,烏克蘭有327萬人逃離家鄉,而鄰國波蘭也全力收容。目前傳出有多達200萬以上的難民抵達波蘭,其中停留在華沙者約30萬人。
據記者現場觀察,在華沙的烏克蘭難民以老弱婦孺為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記者采訪到一家人,烏克蘭婦女帶著小孩、孫子等一家子共22人前來華沙避難,而且“他們都希望待在一起,不要分開”。
由于來華沙的烏克蘭難民非常多,華沙市長最近才發布數據指出,進入華沙的難民讓華沙人口增加超過15%,而進入波蘭的烏克蘭難民人數已超過華沙人口(約179萬人),十分考驗當地社會的韌性。
在華沙街上到處可見各種支持烏克蘭的標語,像是“波蘭與烏克蘭同在”“我們全心全意與你們在一起”。但這場戰爭現在已開始造成波蘭社會的一些裂痕,外界憂心大量涌入的難民影響到波蘭經濟弱勢民眾的就業機會,當地網絡上也開始出現一些酸言酸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