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道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3月13日發(fā)表題為《四個因素解釋烏克蘭頑強抵御俄羅斯進攻的原因》的文章,作者是前西點軍校現代戰(zhàn)爭研究所主任利亞姆·柯林斯。全文摘編如下:
2014年,烏克蘭陸軍被一名國家安全分析人士評價為“老掉牙”,其海軍處于“令人惋惜的狀態(tài)”。前烏克蘭武裝部隊高級指揮官維克托·穆任科將軍甚至說陸軍是“一支處在字面意義上的廢墟中的軍隊”。
然而八年后,在俄羅斯于2022年2月24日發(fā)動進攻之后,烏克蘭軍隊面對規(guī)模更大、裝備更精良的俄羅斯軍隊,表現了出人意料的強悍。
烏克蘭的頑強抵抗是四個重要因素的結果。
前兩個因素分別是烏克蘭政府在2016年為改革軍隊投入的努力,以及數百萬美元的西方援助和軍事裝備。
第三個因素是烏克蘭軍事思想的重大變化,現在允許下級軍官在戰(zhàn)場上做出決策。直到不久前,這些軍官還必須獲得準許才能更改指揮官下達的命令,無論戰(zhàn)場上不斷變化的情況是否已經使這些命令變得無關緊要。
最后一個意義重大的因素,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出現了自愿參軍的國家文化。結果,成立了一個政府機構來組織和訓練平民以抵抗軍事攻擊。這四個因素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