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道(文/唐立辛)“現在不采取行動,可能就太晚了。”美國費城最高衛生官員謝麗爾·貝蒂戈萊憂心忡忡地說。
貝蒂戈萊知道,一輪感染過后,就會出現一波住院人數激增,然后又出現一波死亡潮。最近一段時間,費城新冠確診病例急劇增加,達到了在10天內增加50%以上的程度。危急關頭,費城行動了——4月11日,費城成為美國首個恢復室內口罩令的大城市。
費城本輪感染的罪魁禍首,被認為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BA.2亞型毒株,該變種以傳染性強而聞名,也是近期在美國流行的主要毒株。而從費城迎戰奧密克戎的方式成美國“孤例”便不難看出,美國整體上對本輪疫情仍“躺平”以對。
曾幾何時,美國在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初期也推出過較為嚴格的防疫措施,雖然由于社會缺乏共識和政府執行不力,未能阻止新冠病毒肆虐全美,但有些措施還是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推廣疫苗接種、實行“口罩令”等。但就在今年2月最后一天晚上,白宮告訴聯邦機構,可以停止要求員工和訪客在全美大部分地區的聯邦大樓里戴口罩。緊接著,美國國防部和司法部等部門便在3月初取消了室內“口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