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接連上市,兩家公司不斷波動的股價也受到關注。
截至7月2日,每日優鮮股價為8.84美元,市值為20.81億美元,與剛上市的32億美元市值相比蒸發了約32%。
從股價表現看,每日優鮮自上市后波動較大。6月25日上市當日每日優鮮出現了上市即破發,盤中跌幅超30%,股價從發行價的13美元跌至8.18美元。上市當日收盤時,每日優鮮收盤價為9.66美元,相比發行價下跌25.69%。
此后,每日優鮮連續幾個交易日股價下跌。6月28日為每日優鮮上市后的第二個交易日,每日優鮮當日股價下跌8.49%至8.84美元收盤。
6月29日,每日優鮮股價下跌2.15%收至8.65美元。6月30日每日優鮮盤中一度上漲隨后回落,收盤價與開盤價一致。7月1日每日優鮮股價微漲2.2%至8.84美元。
對于每日優鮮波動的股價,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每日優鮮目前的股價表現也許是短期的,資本市場對于新物種總是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尤其是美股和中國市場存在一定的距離,他們對中國人買菜的行為偏好把握并不十分精準。
從股價受影響因素看,股價受到潛在投資人數量、投資人對行業的理解、籌資規模,以及巨頭參與競爭或者參股的多重影響。最核心的,還是上市公司所講的故事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可行性,因此影響因素綜合的。
而和每日優鮮僅差3天上市的叮咚買菜,股價表現也同樣起伏。
叮咚買菜在6月29日上市當天股價一度跌破23.5美元的發行價,跌去1.74%至23.09美元,至收盤微漲0.85%至23.7美元。
6月30日叮咚買菜股價盤中一度拉高超80%,當天收盤價漲了54.47%至37.32美元。7月1日叮咚買菜股價則下跌13.92%至32.97美元。
對此,盤和林認為,叮咚買菜的籌資規模縮小后自然市場流通盤較小,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流通盤小意味著流動性溢出,更容易拉高估值。本質上,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如今是同業競爭。
造成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股價差異的原因,上述專家認為其中一個因素是融資規模,叮咚買菜融資少,自然導致其拉動股價更加容易,股票更為稀缺。另一個影響因素是是叮咚買菜成立于2017年,每日優鮮成立于2014年,但兩家規模差不多,因此年度增長角度看叮咚買菜發展更快,資本市場可能更關注發展快的企業。但實質上兩家企業應該屬于同類型。市場對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的模式還沒有完全承認,所以融資規模受到了一定限制,連帶估值也存在華爾街和上市公司之間“討價還價”的過程。
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兩個公司依靠補貼“圈地”的模式都引起了爭議,未來發展具有不確定性,未來兩個公司的股價差異可能會逐漸縮小。